穿越千年重温孟母家教故事
2018-10-09 15:44:55来源: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:吴静 吴静 |
穿越千年重温孟母家教故事 10月8日晚,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创编的山东梆子大型新编历史剧《孟母》,亮相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·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环节,创新性地向观众展示了大家熟知的“孟母三迁”等故事,这是孟母题材第一次被立上戏剧舞台。在演出现场,该剧集江南的娟秀俊美、北方的端庄大气于一身的表演,赢得观众阵阵喝彩。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家风家教家国情怀 山东梆子大型新编历史剧《孟母》核心内容是“孟母所以为圣母,在于教子。其教子也,在于弃功利而立德”,剧作不仅展示了观众熟知的“孟母三迁”,并引经据典,分别涉及抱瓮灌园、督子远行、大义斥奸、健身待子等内容。 该剧编剧刘桂成告诉记者,该剧是孟母题材第一次立上戏剧舞台。以吕剧《补天》、京剧《瑞蚨祥》等作品闻名国内戏剧界的刘桂成,过去30年创作的舞台剧目达40余部,拿过所有戏剧奖项。“70岁之前,我不敢触碰这个题材。”刘桂成说,孟母被尊为圣母,但除了“三迁”等故事,其他事项皆为传说,“有关孟母的艺术作品,大的故事脉络不允许虚构,创作难度空前,过了70岁,我终于有信心触碰这一题材。” 历经一年时间的采访研究,刘桂成确定了《孟母》的故事寓意必须切入当今社会现实,“孟母与儿子孟轲共同生活的时间超过50年,这期间孟轲成为一代圣贤离不开孟母的教育。除了观众熟知的三迁、断机等内容,《孟母》多涉及孟轲成年后在人生困惑时孟母对儿子的教诲。” 该剧导演孙虹江表示,孟母教子的故事与当下重视家风家教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高度契合,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,优良的家风家教贯穿《孟母》始终,凸显了浓重的家国情怀。如,在“陪子赴齐”一场戏中,齐宣王将孟轲奉为上卿,俸禄千钟,但不施其政。孟母不愿安享儿奉,抱瓮灌园。孟子找匠人接竹引水,孟母止之,教育儿子做事要扎扎实实,不可有“机巧心”。 梆子戏唱出新味道 “带枷侍母”是《孟母》的高潮环节。孟轲受谗言被拘,但他每月“朔、望、晦”三日不让母亲操劳,必亲烹五味侍奉双亲,魏王为孟轲的孝所感动,允其带枷侍母。母子大恸。这段孟母长达9分钟的唱段,被导演孙虹江和作曲马玉金称为“三端碗”,即孟母三次端起碗抒发内心愤懑,回溯当年孟轲求学问道的经历:“叹我儿,道学成,腹万简,走齐鲁,游韩魏,立志齐家治国万民安……”时而慷慨激昂,时而如泣如诉,唱得观众泪水涟涟。 马玉金介绍,作为全剧的“戏眼”,“三端碗”唱段很能体现这部戏在继承和创新两方面的特点。继承方面,《孟母》的唱腔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山东梆子。为保证《孟母》的山东梆子味,该剧的演员阵容可谓专业而强大,山东梆子国家级传承人杜玉珍扮演孟母,山东梆子十大名演员殷宪智扮演孟子,特聘山东省柳子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张美娟扮演义娘。而该剧服装造型设计梁华勋,根据齐国尚紫,魏国尚红,在不同场景里设置了不同人物服装的颜色,颇有古风。 至于创新,更体现在方方面面,除了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的吴箫华担任该剧导演之一,国内著名戏剧导演孙虹江受邀执导《孟母》,则让整部戏集江南的娟秀俊美、北方的端庄大气于一身。唱腔方面,马玉金说:“戏曲中有以排比形式出现的垛句,以前的戏曲作品多是三个字的排比句,这次刘桂成老师写了不少六字垛句,我在作曲时配合这些六字垛句,让部分唱段更加气势激昂。部分唱段还借鉴了一些坠子、越调内容,使唱腔更为欢快。当然,原汁原味的山东梆子唱腔必须是最主要的唱腔。”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
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榕开幕

首届青运会开幕式文体表演简约而不简单

“沙排一姐”薛晨:当选主火炬手是惊喜
2015感动福建评选活动启动

璀璨流灯展芳华——农林大举办女生节系列活动

福建高校学生记者采访客家年俗 展现文化自信

剪纸、贴福字外国留学生喜迎中国年

鲁东大学:462张回家车票让贫困学生过上团圆年
- 福州市19个部门联合亮剑 家政失信乱象有人管了
- 于伟国:推动福建省对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
-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 于伟国: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
- 福建:财政教育支出比重连续六年保持全国前列
- 福安探索在行政审批改革:集成服务,利企惠民
- 闽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各项生产进度快于去年同期
-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改进福建督查工作
- 千年大计 精彩开局 习近平这样推进建设雄安
- 财政部:3月1日起对罕见病药品按3%征收增值税
- 九部门联合规范招聘行为 不得询问女性婚育情况
- 外交部回应外企高管安全担忧:没有根据没有必要
- 我国将出报废机动车回收新政 有望提振汽车消费
- 用工高峰到来 如何避免劳动纠纷请绕行这些"坑"
- 专家:非洲猪瘟核酸阳性不影响猪肉制品食用安全

国内一周趣事

海岛风电场

视觉与味觉的盛宴

花开春来早

木拱廊桥传承乡土文化

雨后杭州西湖